本刊特稿
狄乾斌, 朱振宇, 陈小龙, 高梦凡
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,运用动态QCA方法,探讨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机制与分析框架,并对其建设阶段与建设路径进行分析识别。研究发现,在现代海洋城市建设行动者网络中,政府处于核心协调地位,通过设置阶段性强制通行点,明确行动者共同目标,并依托利益赋予、征召动员等转译机制,推动政府、企业、科研机构等人类行动者与港口、海洋环境等非人类行动者形成动态联动的有机网络,建设进程普遍呈现以特定目标为导向的多阶段演进特征。动态QCA分析识别出两条具有普适性的高水平建设路径:路径1为“经济与财政—科技与教育—国际合作”模式,路径2为“海洋产业—科技与教育—环境缺失”模式。其中,科技与教育是两条路径的共同必要条件,经济与财政、国际合作、海洋产业则构成差异化支撑要素。不同禀赋城市呈现清晰的路径适配规律:上海、天津、广州、深圳等经济国际化导向型城市,因其经济基础与开放优势,主要依托路径1构成主流发展模式;青岛、福州、大连等海洋产业基础较强的城市,高水平建设初期多依托路径2达成建设目标。